在上海临港的滴水湖畔,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正在加紧建设。从空中俯瞰,顶部三个圆形结构由椭圆轨道相互环抱,组成了密切关联的三体结构。央视1套综合频道和13套新闻频道今早并机直播“美丽中国 砥砺奋进”特别报道,聚焦在建中的上海天文馆。
上海天文馆顶部的天窗可以投射出太阳东升西落的光影轨迹,使建筑本身成为一台可以展示时间的天文仪器,经过两年多的施工,场馆的主体结构已经完工。现在,工人们正在进行外墙和内部的装修施工,预计2021年建成开放。届时,这座总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的场馆将成为全世界建筑面积最大的天文馆。
我们有了全世界最好的科技馆
还要建全世界最好的天文馆
口述:叶叔华
采访整理:董纯蕾
回顾起来,我和上海科技馆的故事,已经有年头了。这其中的缘分,甚至比科技馆的历史还要悠久。上海关注关心科普事业是有传统的,由此也可见一斑。
最初开始接触科技馆,我现在无法回忆起是确切哪一年了,应该是一九九几年吧。因为在市人大常委会共事的关系,我和遗传学家、复旦大学的谈家桢教授经常一起开会。我们都觉得,上海这么大的城市,必需要有宣传科技知识的地方。谈先生那儿有很多宝贝没办法展示给大家看;我也一直盼望上海能有普及天文学知识的专门场所。于是,有一回,我们在市里开会,就一块儿走到主席台边,冒冒失失去找领导,提议上海应该建设一座科技城。当时还不叫上海科技馆,而叫上海科技城,因为那些年似乎流行叫“城”,很多新建的项目都叫“某某城”。谈先生很关心科学知识普及的事,我主要是跟着帮腔。
后来,这个建议就被汇报到市领导那里去了。那么,建设一座科技场馆需要多少钱的预算呢?我们当时小心翼翼地提了一个数字(具体数字现在也真不记得了),按当时的眼光来看已经觉得不得了了,放到现在来看简直不过芝麻大小了。市里面非常重视,批下来的预算比我们提的多多了。上海科技馆的建设规模很大,外形设计也是一流的,而且要赶工期。因为作为科技馆正式对公众开放之前,这里要举办第一次在中国举办的APEC(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会议,那无疑是一场盛会。
为了按时按质量地建好上海科技馆,建设者们付出了很多汗水、心血和努力。等到上海科技馆建成,APEC会议成功召开,在最后一场大会之时,我们也有机会坐在其中,一边旁听会议一边欣赏建筑,感慨万千。大家不禁在心里“哇”出声来,这建筑真是漂亮,非同凡响!宏大,雄伟,真是有气派!我相信,不仅上海此前没有如此规模的科技场馆,全国没有,即使是同国外著名的科技馆相比,我们也毫不逊色。
上海科技馆是2001年正式对外开放的。很荣幸,我担任了上海科技馆的第一届专家委员会主任。经过这么多年的使用,现在再看上海科技馆,建筑外观养护得那样出色,大玻璃球依然这般清澈璀璨,与我初见时几乎没有差别。设备齐全,管理严密,世界一流,从里到外都很漂亮很厉害!更重要的是,上海科技馆的客流量始终居高不下,它已经成为上海的城市地标,成为长三角的科普胜地,吸引了市民朋友常来,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都来,在这些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我还听说,在美国国际主题公园及景点协会发布的“全球最受欢迎的20家博物馆”榜单上,上海科技馆多次上榜,跻身前十位。因此,到了现在,我仍可以说,上海科技馆是全世界最好的科技馆之一。
上海科技馆建成并成功运营之后,谈先生和我的心愿并没有完全实现。当时我心里头很希望上海能有天文馆的一席之地,谈先生也关心能不能有一个更大更新的自然博物馆。但当时,国家的力量有限,只能先采取三馆合一的方式。再后来,新自然博物馆在市中心造了起来,也是从建筑造型到展示内容都第一流的,选址闹中取静,交通方便,外形与众不同,藏品来自世界各地,这个馆也是很了不起!
有了上述这两个馆以后,我就开始更迫切地思考,我们的天文馆怎么办。为什么上海需要一座天文馆呢?上海天文馆的故事,其实说来话长。早在北京天文馆建成之后,就有过这样的设想。北京天文馆1957年建成开放时,是全国唯一的天文馆。全国各地很多人去北京参观,反响很好,大家都觉得很有价值。于是,当时就建议,在上海再建一个天文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是1974年,李先念总理特别批准了这一项目。第二年,谷牧副总理也批示了在上海要建天文馆。当时,上海连天文馆的建设用地都选好了,就在现在的上海天文台附近,半个多世纪前,那里还是一片农田。当时还选了一些年轻人,特别送到北师大培训,然后派来上海工作,准备作为上海天文馆的骨干。然而,当年国家好多事情都等着要用钱,上海天文馆最初的项目就被耽搁下来,没有下文了。原本准备来上海天文馆工作的这批骨干,一直等到退休,都没有等到上海天文馆启建的意向。这是大家这辈子很大的一个遗憾。
这件事重新被提上议事日程,日历已经翻到2010年末,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上海的国际影响力已经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中国建设科教强国和上海建设国际科创中心的能力与决心已经有目共睹。
为什么我们需要天文馆?这个问题,现在再回答,又多了几分迫切性。中国的航天科技进步很快,已经发展为世界第二的航天大国。天宫二号已经发射成功,再过几年,也许是2020年,顶多2022年,中国的空间实验室就将建成。到那时,全世界各个国家合作的国际空间站要“退休”关闭了,中国的空间实验室将是世界唯一。我们的探月工程“一而再,再而三”,马上就要去月球采样,而且要在月球背面降落科学仪器,这是其他国家还没有做过的事。我们的科学卫星——暗物质卫星“悟空”、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都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都是全球首创。这个时候,我们的科普若是依然只关注地球,恐怕就要落后了。
全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2016年在中国贵州落成启用。它不仅是让人扬眉吐气的“国之重器”,不仅吸引了很多游客,国外同行也对此非常关注。最近,我到维也纳参加国际天文协会成立第99届的年会。就在开会的地方,贵州省特别制作、摆放了一个FAST的模型,很多与会同行为之侧目、驻足甚至合影,大家都认为它是很好的科学设备,也都看到了中国的科技进步。让我特别高兴的是,这样一些学科的发展,能让社会上各个阶层的人都能有所了解。时代在不断进步,科学技术要是跟不上的话,国家的强盛无从谈起。科技进步的人才基础在哪里?要让更多人认识科学,理解科学,爱好科学,投身科学。所以,我一直以为,科技馆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事。
2010年上海世博会圆满落幕以后,我在报纸上看到报道,讨论世博会园区的后续利用问题,当时甚至有建议改作绿地。我心里就想,与其仅仅用作绿化地带,何不多建一些馆在科技方面增加大家的见识。我们放眼世界,比如,美国华盛顿,在黄金地段,有很多地方又大布置又好的科技馆,让人泡一整天都看不完。我们早已认识到科普的重要性,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们国家完全有能力将科普做得更好。在这个时候,重启上海天文馆建设计划,可谓水到渠成。于是,我又冒冒失失给市委书记写了封信,建议在世博园区建上海天文馆,“请您考虑”。
这封信有了回音。又经过几年的调研规划,此事的可行性日渐清晰,大家开始为上海天文馆选址。最终决定,在滴水湖畔,在临港新城,建设上海天文馆,作为上海科技馆分馆。如此,当年我和谈家桢先生设想的“上海科技城”,也终于完整了。我想,这对上海科技馆来说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也可以说,我和上海科技馆的缘分越结越深。
很多朋友问过我,对于正在建设的上海天文馆,有怎样的期许。我希望,这个馆不仅能让人了解基本的天文知识,而且能让大家知晓国内外最新的天文研究与发现。比如,引力波的更多观测发现。比如,人类的移居火星计划。比如,已经飞越太阳系边缘的“旅行者一号”飞船。
再比如,我接下来还想推动两项天文计划的实施。一是,在天空中,我想提议放两个30米口径的射电望远镜,在空间中开展精密的射电观测,而且是在低频率的波段上面观测。因为这个波段的低频射电天文观测在国际上还鲜有使用,我相信会有很多新发现出现于这个波段。二是,在地面上,有一个全世界合作的SKA(平方公里的射电望远镜阵列),我国也参与其中,我希望我国能起到出色的引领作用,希望上海天文台能成为SKA亚洲的科学和数据中心,再以后不仅仅是亚洲的中心。我十分期待,我们上海天文台能够在这些方面做成大事儿。而这些新的研究计划,未来的研究成果,都可以在建成后的上海天文馆发布,天文学家要把这些已经发现的和有发现苗头的,都跟大家阐释清楚。
我非常期望,我们的天文馆能够给大家带来最新的消息,最宽的眼界,这些是能够塑造你的人生观和宇宙观的。
在上海科技馆的三馆之中,天文馆目前距离市中心最远,所以它一定要足够吸引人。我对天文馆的期待是,一定要使得进馆参观的人,无论文化高低,年龄长幼,职业与社会阶层如何不同,都能有所得,常有所得。小孩有小孩的所得,大爷大妈有大爷大妈的所得;中学生大学生有他们的所得,其他学科的科技工作者也有他们的所得。一般人有一般人的所得,或许了解太阳月亮星星就会满意;知识更丰富的人亦有其所得,能从最新天文发展里面收获启迪。天文馆的生命力,就在于让不同受众都能有所受益,不断受益。
天文馆也可以带领我们去探索最远的世界。天文就是这样一门有魔力的学科,能让我们认识到地球以外的世界,知道整个宇宙如何运行,重新认识与评价人类自身,甚至帮助人类找到新的家园。假定我们能把引力波在地面和空间都找齐了,这不但是对天文学对基础物理学也非常重要,科学理论又会因此发展出新的东西。又比方,我们已经找到好多太阳系之外的行星,假定真正找到能够通讯能够了解其处境的行星,或许就可以知道,世界并不是只有地球上的人类,也许在某个地方,有比我们更先进的文明。诸如此类,真正拓展了视野和思维。
开阔眼界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们应该,知道除了地球,除了月球,除了火星之外,外面的世界如此广阔。在深奥浩瀚的宇宙中,人类只是沧海一粟罢了。甚至很久很久以后,太阳膨胀,走向衰亡,地球气温急剧升高,人类不能继续在地球生活,要在宇宙中另找家园。月球?并不太合适。火星?必须改造得更宜居。或者更远一些,到木星和土星的一些卫星上去?这些,当然不是我们这几代人的事情,是遥远时代的事情,但这个时代是会来的。
人生在世,能活到90岁的已经不多,活到一百岁的就更少。忙忙碌碌几十年,我们到这个世界上走一趟,到底得到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我想这些都是天文馆应该有所解答的。对宇宙有愈多的认识,眼界就愈开阔。
在上海天文馆建设立项的时候,它是全球最大的天文馆。如今,长三角的邻居南京要建一个面积更大的天文馆。中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需要有更多的天文馆、科技馆,我们依然要精心打造一个全世界最好的天文馆。十分希望,我们的天文馆,能给成年人的人生观、宇宙观更深的启迪——知道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知道我们在地球上的处境,知道我们下一步应该往哪里走。如此,才不愧为最好的天文馆。就像他的大哥哥——位于世纪大道的上海科技馆一样。
这就是我和上海科技馆的奇妙缘分。这么多年来,永葆青春的上海科技馆对我而言,已经不再是世纪大道2000号这个馆址上一个单体场馆了。我所理解的上海科技馆,包括三个馆,两年前新址重开的自然博物馆和正在建设的天文馆,都是上海科技馆的组合部分,虽然各有方向,但是一个整体。我真诚地希望,上海这样一座超级大城市,拥有而更多更好的科学技术展馆,给市民和游客有所启迪、有所欣赏。也非常期望,有这么一天,我们国家不仅在经济生产上恢复大国的地位,而且在科学知识和人文思维上,都能站在世界的前列。
(原文收录于《筑梦科普——上海科技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文集》)
责任编辑:
公司名称: 开丰娱乐-开丰五金配件机电公司
手 机: 13800000000
电 话: 400-123-4567
邮 箱: admin@youweb.com
地 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