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澳洲和中国的文化差异(一)

不知道环境差异和生活条件,算不算文化差异。

草坪
草坪在国内生活的人,大部分住楼房,很少有机会维护几百平米的草坪。
在澳洲,人少地大,大部分人都可以住几百平米甚至上千平米的house。大部人都会弄一块草坪,周边再种点儿花,种个橘子树或者柠檬树。
据说草坪的维护,耗费精力挺多:需要除草施肥、及时浇水、每周修剪草坪。而草坪的破坏之王就是蒲公英,此植物繁殖能力极强,风一吹,它的子孙后代 不光长满你家的整片草坪,还会殃及邻居家的。
对于有义务投诉和举报不良行为的澳洲人,肯定不会允许你家的蒲公英存活。
可能你自己也接受不了自家草坪上有蒲公英的存在吧。绿油油的草坪,坐着躺着多舒服。而蒲公英,汁液是白色的黏液,粘上了很难洗掉。还有它毛茸茸的种子,糊一身也不舒服吧。

群里有人吐槽他家的老人,闲不住,他让老人帮忙拔蒲公英吧。老人挺开心,摘了蒲公英的花朵吹着玩,让种子飘向四面八方,急死这些刚开始玩草坪的年轻人。

国内来的老人们,还稀罕在院子里种地。春天撒下去30个土豆,秋天你能收获几百个土豆。不过对于喜欢草坪的年轻人,又是一阵心疼肉疼,修补草坪也不便宜,这里被挖的一个窟窿,那里一坨空缺,心塞。

澳洲的公园也很多,居民区像是建在一片片大公园的中间,人们可以随便使用草坪,在草坪上玩耍或者睡觉。那种常用来足球比赛的草坪,有时候会有一段时间的休息期,不接受踢球预约,让草坪有机会恢复活力。

而国内公众区域的草坪,经常挂着“青青小草,踏之何忍”。狼多肉少,肉就是展览品。澳洲的无数的草坪,经得起这点儿人口的任意踩踏。


家具
家具国内的出租房,普遍都是自带家具(通常破旧程度很严重,基本可以扔掉的级别)。澳洲都是空荡荡的一套房子。之前觉得这样不方便,后来发现统一了规则后,还不错。

大家都用着自己的新家具,很舒服。搬家也是带着洗衣机 冰箱 床垫子 沙发一起,床拆成一个个的板子,倒是没那么大空间。

这样也会导致破旧的家具,被直接报废扔掉。很多人需要搬离这个城市或者这个国家,在今日澳洲或者gumtree上卖不掉的,或者懒得卖的,就直接放路边了,方便需要的人去捡。物业也会定期清理。

国内租房还可以租一间,澳洲都是一套一套的租。除非你自己找的室友或者找华人房东 给现金的方式 非正规租房。

房子拖家带口的人,大部分都住带土地的house或者townhouse。townhouse是同一个开发商建的长相一模一样的几套房子,土地面积普遍比house小。

house的院子只要符合条件,还可以盖granny房,也就是地太大,可以再盖一个两居室的小房子,方便来客人的时候住宿或者出租。

单身的或者没有孩子的,且预算有限的,住着公共交通便利的楼房也挺方便。这里华人喜欢称呼楼房为公寓(apartment)。

学区
学区国内大城市的学区,尤其是北京,条件非常苛刻。贵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还讲究你是孩子上学前的多少年买的,每个房子多少年之内只有一个孩子的上学名额。反正卡你的条件可以随时创造出来,卡你也不是故意为难你,狼多肉少,狼变多的趋势一直都在,肉却看不到变多的趋势。

澳洲的学区,随便上。只要提供一份租房合同,你就可以立马入学。学区来的太容易了,倒也没有人炒学区了。虽然学区的房子,稍微贵一点儿,但是买房子和孩子上学没有绑死,好学校也一直有位子。

澳洲的公立学校,很多排名不错的,也是免费的。私立学校也很多,私立学校的好处是下午5点才放学,可能还有些针对以后考名校的课程。公立学校放学早,下午2点就放学了。不过看到那些好的公立学校,也是有很多有意思的课程,比如大提琴课、国际象棋等。

我自己
我自己我在国内,是个loser。
我买不起学区房,买的房子还是没有通地铁的五环外。
每天上下班通勤时间四五个小时。

小区里唯一的幼儿园装不下小区的孩子们,而相关部门又有一些可爱的规定,比如不满xx户的小区,不给建幼儿园,所以在这个18层楼到28层楼云集的人口密集区,从幼儿园、小学就开始抢名额大战。好像人生的烦恼和幸运,都可以人为 创造出来。
不算窄的一条条马路,拥挤的人行道、被占用的人行道or没有人行道。
小区的车位永远达不到每家1-3个,而是两三家1个。
车牌摇号,六七年也没中过。
永远都在堵车,所有路都在堵车。而回家必经的东北五环,每天没有四五起车祸,好像少了点儿什么。


我出国倒不是我不幸福,反之,我继承了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所有的烦恼,就像打怪兽,我都可以忍。

我一开始要离开,是因为我想让自己变得有点见识,不会因为孩子留个学,就脱节了,就仰望这件事。

后来到了生孩子的年纪,我不喜欢老人带孩子的,况且我们的出身都是祖宗十八代的贫民+文盲,我也没有老人可以带孩子。而澳洲,孩子两三个月就可以送托儿所。我一直拖着没生孩子,我一直期待自己赶紧来澳洲生孩子,优质的托儿所可以帮我解决一切难题。
澳洲的托儿所叫childcare,比如一楼是2-4岁的大孩子玩的地方,二楼是小baby的地盘。早7-晚7,吃喝拉撒老师全管,什么都不用带。老师甚至会问孩子需不需要dummy(奶嘴),非常成熟的机构。这样的托儿所是遍布每个小社区,保证你走几步路都能接送。国内的普遍是连锁店,离家近的,还真不容易有。

澳洲的火车,类似国内的地铁,在上下班高峰,我也没有经历过拥挤或者人贴人。通勤时间半小时也很容易实现,全程都是地上行驶,所以看看景或者看看书,通勤路也很愉快。

我俩的车,主要是周末出去玩或者买菜的时候开,也没有经历过堵车。所谓的20分钟行驶缓慢,用国内的堵车来对比,发现这里的偶尔小堵车,配不上 堵车 这个词。

这里在家办公的机会很多,很多欧美的分公司或者本地的小公司,都想直接省去办公室费用,让大家在家办公。
周围有三个朋友都是拿到了永远在家办公的工作。我之前team的那个manager,说他之前在cisco工作,连续十年都是在家办公。我们team每天的工作时间规定是7小时,下午4点半就没人了。夏天的天 黑的晚,吃完晚饭到天黑之前,我可以在附近的河边或者house区散步2个小时。

我和贾x最近在家办公7个多月了,天天像放假,作息自由,工作不紧急。
食品很安全,羊蝎子太好吃,新鲜的草莓 蓝莓 猕猴桃 牛油果 梨,又便宜又甜,一不小心胖了20斤。努力减肥3个月才瘦了三四公斤。
我也不用买大病险了,澳洲的医疗免费,检查和手术都免费。据说哪怕得了癌症,澳洲每个人每年最高的药品消费上限是5千刀,剩下的都是自动报销。
好山好水好热闹,在悉尼登陆群,认识了很多很多华人,大家普遍都是80后,普通都是北京 上海 武汉 以及江浙一带 过来的,很多方面非常合得来。谁家过生日,谁家院子里约烧烤,都是大家聚一起high一下的好机会。

总之来澳洲了,我的所有人生烦恼,都得到了解决,觉得自己活得好舒坦。每次吃完饭,走在空荡荡的干净的路上,都好幸福。悉尼一年如夏,也让我这个国内的北方人,觉得每天都那么温暖。

我这种loser注定是回不去了。但是有些优秀的人,在国内就是赚大钱的,所以留着老婆孩子在这里享福,自己回去继续赚大钱,过几年来澳洲,提前过起幸福的退休生活。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