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成都远洋太古里

购物中心面积:13.7万㎡

竣工时间:2014年

建筑方案设计:Oval Partnership[中国香港]

调研时间:2016年8月


太古地产与远洋地产联合开发的成都远洋太古里与春熙路购物商圈接壤,是一个独特的开放式、低密度的街区形态购物中心。项目毗邻大慈古寺,有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其中包括的六座保留院落和建筑均得到妥善保护修复。从开业至今太古里一直都是成都的商业地标项目,但这份地标性不是通过体量和高度获得的,而是通过精巧的设计和优质的招商慢慢打造出来的。

刚刚过去的3月15日,太古地产公布了2017年的全年业绩,从业绩中可以看到太古项目的业绩表现十分亮眼,广州太古汇项目零售额录得27%的增长,成都太古里项目更是录得了49%的增长。成都太古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现象级的商业地产项目,因为很少会有一个地产项目可以出现在城市游览攻略上,或者被列在政府重点推荐的旅游景点名单中,但成都太古里都做到了。再往后看一步,同样能成为城市景点的好像也只有北京三里屯太古里了,这么说来看似慢慢吞吞的太古其实反倒是最厉害的网红推手。

当然,成都太古里的成功有其宏观大背景的因素。春熙路的黄金商业区位和成都强大的消费市场实力基本奠定了项目营业上的成功,但让太古里众人交口称誉的还是独特的设计。诚然,在商业项目的成功中建筑师扮演的角色通常不会是主角,一个成功的商业项目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在于后期的管理运营,但建筑设计通常在两方面会对项目的运营起到直接的作用:下限上建筑设计直接决定了各个铺位的租金水平,上限上则直接奠定了项目的成功,因为盲目抠面积而倒在前者的开发商多如牛毛,从设计就加以重视从而赢在后者的开发商则凤毛麟角。对于成都太古里、日本博多运河城和难波公园这样能把建筑设计当作商业卖点的项目来说和,前期稍显昂贵的设计和施工费相比,后期产生丰厚的额外回报绝对是一笔划算的投资。


我是在16年学院暑期实习中造访太古里的。盛夏八月下午四点,蜀地闷热,大巴一个转弯,那片相识已久的屋顶就这么进入了眼中。车泊在了远洋太古里的北门,映入眼中的是MUJI在全世界最大的旗舰店,除此之外这里还有全国第三家星巴克旗舰店、中国最大的爱马仕旗舰店、卡地亚中国首栋独栋旗舰店、方所全国最大店等等一众对物业百般挑剔的大牌高级别店铺以极其密集的姿态进驻。

这两年国内的购物中心掀起了“首店”、“最大店”的开店热潮,这些名头虽然直接反映了开发商的招商实力,但金字塔尖的这一部分店铺却早已被顶级开发商悉数收入了囊中。开发商选择品牌,品牌也选择开发商,或许只有成都太古里这个集齐天时地利人和的物业项目,才能让高傲的顶级名牌们争相入驻,向城市展现最华丽的一面。而精于商业运作,带着一丝英国人谨慎作风但又不浮躁的太古集团,也一直是我个人最喜爱的物业开发商之一。

MUJI 旗舰店

从进入太古里的第一刻起,我们就能感受到和常规购物中心截然不同的体验,有别于传统的封闭式大盒子购物中心,开放街区、低密度、独栋式才是远洋太古里的最独特的标签。 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一书中提到D:H=1的街区所带给人的最好的心理感受,这也正是人们在进入这个街区时所能自然产生心理体验。从宽阔喧嚣的城市街道,转身进入一个低层的小街区,心理上的尺度体验在悄然之间完成过度,城市带给人的疏离感消散了。在亲切的街道中,行人的步伐也无意的放慢了下来,交流也更放松了,自然消费时的紧张感也削弱了。这种逛街体验和封闭的购物中心中人的心理状态是有本质不同的。

旧时的街道体验

Charles Landry 在《创意城市》中写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互动与交流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元素,而街道就是促进这些互动交流的平台。当我们要设计出一个人性化的城市空间时,我们需要更多以人为本的街道。” 太古里的街道,承担了远不止交通的功能,还成为了城市最有活力的热区之一。太古里的主要设计者郝琳也如是说道:“……熙熙攘攘的人很自然地进入到这个社区当中,经过店铺,经过池水、遇到地标老房子,就像中国卷轴画般,层层地展开街巷和故事,这是中国传统城市非常美妙的地方……”。

对大地、空气、水和植物的亲近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这些在传统封闭式购物中心中缺失的元素,终于在太古里的设计中得到顺其自然的演绎。看多了华丽的玻璃盒子,在看太古里竟然被赋予了一种国画般的意境,优秀设计的力量可能就是这么强大而温柔吧。

不过虽然远洋太古里的开放性的设计是十分新颖的,但作为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今天这种独特的建筑规划风格是在先期场地严格规划下所形成的一种相对清晰的趋势。太古里所在的是历史保护街区,严格的限高和现存的大慈寺古建文物保护单位就使得太古里不能做成和隔壁IFS一样的大体量方盒子式购物中心,如果不是先期的规划,太古里现有的2.5的超低容积率显然从商业上是不可能成立的(成都IFS的容积率为14,*两个项目的容积率均为总建面/总用地,忽略不计容积率的情况)。但也正是这种特殊的制约让设计师可以顺水推舟的把太古里做成了再也难以复制的孤品,无疑太古里和IFS都是最顶级的商业项目,或许有人觉得IFS太冰冷,却少有人觉得太古里不亲近,虽然两者的档次定位是接近的。


场地条件分析

【规划】回到地块的初始状态,其实太古里项目的场地条件远远不及IFS,体现在一是周边路网等级较低,建筑立面的商业输出比IFS的红星路立面小;二是路网不连续,东南侧为断头路与城市路网不联通;三是地块并不完整,东侧尚有一大片未能拆迁掉的老房子,打断了这一区域的商业氛围;四是和地铁站的绝对距离较长。这也导致了项目一直以来的客流冷热不均。太古里的客流主要是由西南处的地铁口和北处的MUJI门口公交站台导入场地,东南处的博舍酒店转角路网等级很低,出现了明显的冷区。

我们研究购物中心的建筑单体设计最重要的就是平面流线设计,这通常能从建筑的平面图上一眼看出(否则就可能是混乱的流线)。不过对于街区型购物中心的流线不可能像单体建筑一样简洁,每一个交叉口都多向分流了消费者,因此像太古里这样的大型街区内部的顾客运动轨迹是极其多元的,但这不意味着建筑师不需要考虑流线的设计,无法规避的前期缺陷使得后期的流线设计显得更为急迫,规划中对流线的有意引导是设计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动线设计

太古在人流的处理上下了很多功夫。首先是把地铁广场的地上建设指标(近一万㎡)放弃了,把其打造成人流导入的重点。接着是内部流线的梳理重塑,根据设计师郝琳的演讲,太古里设计上的限制之一来自左图中的老街巷,规划上每条历史遗存的街道都需要保留和退让,东西糠市街、和尚街、笔贴式街、马家巷、玉成街、章华里等,皆悉数保留。其巷里的有机形态,也与新的街巷相互穿插渗透混搭,而编织成了可步行城市的步道肌理。设计师新增了右图中黑色的街巷,实际上是为了符合现在商业运营的新需要,把两个街巷叠加在一起,成为项目的主要动线。

因此太古里总体规划分成两个层次——“快耍慢活”,一个是内圈,围绕着大慈寺,这个相对内向的区定义为慢里,更多的是精致美食和创意文化生活品牌,世俗和宗教的无声融合是一种极其可贵的商业情景。较为外面一圈为快里,拥有对城市的精致橱窗展示面,符合成都人对时尚的需要,也符合品牌对城市的外向形象展示需求。

快慢分区

但无论如何规划设计,街区型项目的顾客方向感和店铺的均好性是不太可能做到一字型盒子式那样的程度的,因此也需要后期运营上对导视系统的设计和品牌的落位做出有意识的控制安排,把人流往深处吸引。虽然直到今天网上还常常见到顾客找不到店铺的抱怨,但反过来想这种探索感不也是一种新奇的体验吗?


【建筑】当然大多数人可能不会注意到规划上的心思,对远洋太古里最深刻的印象还是那一栋栋透露出传统韵味却又不让人觉得古板的小楼了。新加旧,传统加现代的楼体设计是这个项目传递出的最重要的视觉体验特征,传统的形态和韵味,藉由现代的结构和材料打造,创造出适合商业所需的大面积空间,也是项目最大的卖点之一了。不过作为一个商业项目获取合适的可租售面积是第一要务,事实上,太古里有着很大面积的地下部分,我们看到的一栋栋独立小屋下方,实际都是相连的出租面积。

远洋太古里的建筑设计之所以让人觉得亲切,很重要的一点原因是设计具有相当的地域性。坡屋顶和深出挑的屋檐是建筑的一大特色,造型轻盈简洁。屋顶为灰瓦,屋顶坡度采取“四分水”的27度,以淡雅的深灰为主色调,屋檐下则是暖木色。材料与质感以求朴素,如灰色陶土砖、木材、灰瓦、石材等。建筑的山墙部分亦通过格栅的组合,抽象地回应四川当地建筑的悬山意像。同传统的聚落一样,建筑三层和以上的部分采用了较为标准的设计,营造出了聚合村落的统一意象。贴近街巷和行人的建筑底层反而是让店家自由创意发挥,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街道形态。

川蜀民居建筑元素

新与旧的有机融合在新建的独栋建筑设计语汇中婉转的表达,更在街区中四散的老房子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最古老的广东会馆始建于民国初年,曾用于成都地区广东人聚会场地,观看粤剧,今天经过复修后,广东会馆成为一所配备齐全的多功能活动场地,可举办时装表演、音乐艺术表演、文化艺术展示等。

同样的还有成为博舍酒店的入口大堂的晚清官式建筑院落笔贴式街15号、成为高级腕表专卖店的清末民居欣庐。对于老建筑,我想与其将其尘封,莫不如让他们在时代的需要下加以适当改造,焕发出新的活力,这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小品】除却玲琅满目的商业品牌和建筑本身,我还注意到了项目里无处不在的小品设计。郝琳也说:“建筑的第三层次是建筑延展出的理想街区设计要素,比如雨遮、巷道上的街灯、座椅、树木、水池、艺术品、标识、活动设施等等,这是城市设计师应当充分重视的部分。”大慈寺的周围被景观水体环绕,雨雾装置制造的水汽缭绕着大慈寺的红色外墙,人们就在这样独特雅致的气氛中休闲用餐。座椅也有如一件件艺术装置,在白天看有着粗糙的石头肌理,到了晚上,却透出暖黄色的灯光……

成都远洋太古里邀请了不少国际和本土的艺术家,布置了很多的艺术品,每个艺术都有一段故事。比如大慈寺这个地方,以前的市场街区常有卖樱桃的,艺术家们就做了几颗大樱桃雕塑。这些故事和艺术品编织在一起的时候,会让初次了解到的来人觉得很有内涵,也是与历史文化的一种衔接。


上一篇文章广州太古汇收到了不少观众对太古项目的赞誉,可以看出以太古为代表的细节控正在这波消费升级过程中开始收获前期投入带来的丰厚回报,消费者越来越高的体验期望背景下高端项目的用户粘性得以快速增长。我相信有很多的广州朋友即便不是购买奢侈品也愿意选择离家更远一点的太古汇,因为在购物中心泛滥的当下品牌已经不再是驱动消费的唯一因素了,购物的环境体验、心情氛围越来越得到重视,这也是中国消费市场日益成熟的表现。

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今天中国已经不缺乏商业地产项目,当下仅上海一座城市在建的购物中心体量,就超过了除俄罗斯和土耳其之外的所有86个欧洲城市在建面积的总和。但另一面,购物中心千篇一律的空间体会和浮躁的逐利分为早已让人审美疲劳,就算是一百座万达广场,也只有同一种体验罢了。

然而太古里带给我的感受,却是另外一种迥然不同的匠人气息。它是一种建筑师和开发商完美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糅合产物,有一种浪漫的商业情怀游走其间,不似常规物业项目身上散发出的浮躁气息,只求快速回本套现。虽然同样追求利润,但在某些情况下,太古宁可把铺子空着也不会租给与定位不匹配的租户,所以直到现在都还有一些重要的铺位空置着,这种商业情怀,恐怕才是最宝贵的奢侈品。反过来说,也不正是这样的经营策略,才让太古里大获成功吗?


参考文献

1.Sino-Ocean Taikoo Li Chengdu / Oval Partnership

2.设计师郝琳:我是如何设计成都远洋太古里项目的?_新闻中心_赢商网

3.“疯狂”引入首店 2017年成都远洋太古里零售销售额同比上升49%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