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很好,但落实下来效果往往打折扣。”说起近年来密集出台的文化产业支持政策,山东济南某动漫制作公司的负责人如是说。对于这种小微文化企业,国家和地方虽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但总体来说,原则多细则少、门槛多实惠少,政策落地过程中效果“衰减”很多。这暴露出文化政策制定执行中依然存在的一些问题。
2014年以来,我国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频出,这些政策涉及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小微文化企业、文化“走出去”等多个方面,覆盖范围之广、支持力度之大可谓“空前”,我国文化政策的顶层设计日趋完善。
透过这些政策,我们不难发现,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竞争提升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更好地发挥对产业的引导指导作用,是这些政策一以贯之的总基调。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取得了显著成就。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趋势凸显,以资本为纽带,文化产业并购重组风起云涌,文化产业成为备受资本青睐的产业领域,文化企业上市步伐稳健;此外,国有文化企业实力和控制力均显著增强,涌现出一批大型骨干文化企业。业内人士认为,在此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如今已进入“换挡期”,发展重点要从“铺摊子”转向“上档次”,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要从政府转向市场。而转换动力机制的关键则在于进一步厘清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优化文化政策形成机制。
从2000年提出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以来,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从无到有再到渐成体系,不断完善,为引导产业发展方向、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由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经验不足,文化政策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仍需进一步深化和调整。
近年来,文化产业被很多地区当作支柱性产业加以推动,文化政策也因此迎来了制定的高峰期,文化艺术政策、文化经济政策、文化遗产政策等多领域的文化政策相继出炉。政策的“量”是保证了,“质”如何则值得商榷。从实践来看,很多政策实施主体、实施细则不明确,缺乏可操作性。有些政策的制定过程以政府主导为主,社会参与度不足,甚至对微观经济进行直接行政干预,这成为不少企业对文化政策不满的地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文化政策的制定、实施及所达到的效果综合体现了国家文化治理能力,文化政策也是支撑文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的具象化反映。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进入转型期,更多深层次问题可能会逐步显现出来,尤其需要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加以引导,促进产业实现提质增效,这也是提升我国文化治理能力的一项紧迫任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该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结合起来。在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看来:市场和政府的结合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要是立法,通过制定法律法规,规范和调整市场主体的行为和市场的竞争秩序;其次是制定政策,明确鼓励什么、限制什么,并根据形势变化加以修订;再次是培育市场主体,政府不能干预市场,而要为文化企业发展创造能够活动的平台;最后是建立支撑体系,包括信息系统、硬件、公共服务等方面。
对照这四个功能,我们能从中一窥未来文化政策的优化路径。当前,我国文化管理仍以行政管理为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的可执行力和可预期性。完善文化产业政策,首先要树立法治意识,加强基本文化法律建设,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划清权力界限,政策制定不能越级越位。在政策制定执行过程中,要注重政策的效果评估,建立政策调整退出制度,形成文化政策改进和完善的有效机制。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对市场主体干预过多、人为破坏竞争规则的现象依然存在。进一步放开文化市场的自由准入和退出机制,为文化企业自由竞争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是未来文化政策制定的重要方向和原则。形成良性的市场竞争秩序,不仅需要解决“政府越位”,而且还要弥补“政府缺位”,而这无疑需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等文化市场支撑体系建设。要促进文化要素市场、信用体系、知识产权保护等市场配套服务机制建设,使文化市场更加完善成熟。
公司名称: 开丰娱乐-开丰五金配件机电公司
手 机: 13800000000
电 话: 400-123-4567
邮 箱: admin@youweb.com
地 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