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党史丨新中国建立之初的考验

原标题:党史丨新中国建立之初的考验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上一期我们讲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性胜利,今天我们说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严峻考验以及难亟待解决的困难。

01

执政之初面临的考验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0万群众齐集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1949

新中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结束了100多年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压迫的历史,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性质,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在巨大胜利的鼓舞下,全国各族人民革命热情高涨,中华大地上呈现出万万象更新的局面。

考验严峻

困难多多!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临着严峻考验,许多困难亟待解决。

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国民党溃逃时遗留下的大批残余力量,同当地恶霸势力以及惯匪相勾结,与人民政权对抗,严重危及社会新秩序的建立和稳定。

经济上,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生产微缩,生态破坏,交通梗阻,民生困苦,事业众多。国民党统治下长期的恶心通货膨胀,造成物价飞涨、投机猖獗、市场混乱。

国际环境上,美国拒绝承认新中国,并竭力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国共产党自身的队伍,面临如何在全国执政的新考验,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要求全党必须排除万难,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习经济建设的治理国家的全新本领。

02

地方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

开国大典的礼炮声犹闻在耳,人民解放军即遵照中央军委的部署,继续向华南、西南进军,以雷霆万钧之势扫荡残敌。

1951年10月26日,西藏地方政府为人民解放军举行入城式。

随着解放全国大陆的胜利进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迅速建立起来。

1

在建政过程中,一些地方面临着严重的匪患。各地的土匪,地主恶霸势力纠集反动帮会、旧社会的惯匪等拼凑起来的反革命武装。

2

为剿灭土匪,中央军委先后从人民解放军抽调主力部队,展开大规模的剿匪斗争,同时帮助当地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发展生产和进行土地改革。

3

在建立必要的社会秩序后,各地对城乡基层政权进行了系统的改造。

到1951年,全国共成立29个省、1个农民自治区(内蒙古)、8个省级行政公署、13个直辖市人民政府,140个省辖市人民政府及2283个县人民政府,形成从中央到地方政令统一畅通的各级政权机构,使纷繁复杂的政府工作迅速打开局面。人民民主政权成为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真正得到人民拥护的、在全国范围内有效行驶权利的政权。

03

新中国外交方针的制定和实施

战后国际形势的演变,主要是世界上逐渐形成以美苏两大强国相互对峙为特征的两极格局,出现了美苏之间的矛盾同帝国主义与和平民主两大阵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相互对抗交织在一起的局面。

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三条基本外交方针,并形象地概括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

No.1

“另起炉灶”

不承认当时外国政府派驻中国的代表为正式的外交人员,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也不急于取得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必须取消,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必须实现。

No.2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首先把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清除干净,不给它们留下活动余地,然后再考虑建交问题。

No.3

“一边倒”

明确宣布新中国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

1949年10月16日,毛泽东接受苏联首任驻华大使罗申递交国书后合影。

废除旧中国与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肃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和影响,是党的既定方针和新中国外交的重要任务。

04

没收官僚资本 建立国营经济

中国的官僚资本是官僚资产阶级依靠超经济的特权,在剥削劳动人民和兼并民族工商业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的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之一,也是《共同纲领》规定的一项历史人物。

1949年底,国营工业的固定资产,占全部工业固定资产的80.7%,拥有全国电力产量的58%,原煤产量的68%,生铁产量的92%,钢产量的97%,还掌握了全国的铁路和其他大部分近代化交通运输事业,以及大部分银行业务和对外贸易。

社会经济中凡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足以操控国计民生的部分,已通过没收官僚资本掌握在人民手里。由于官僚资本在旧中国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民族资本主义的力量单薄而又分散,官僚资本企业一经国家所有,实际上就改造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要部分。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财政经济面临严重困难,旧社会留下来的畸形发展和投机资本在新解放城市继续兴风作浪,加剧物价上涨,市场混乱。党和人民政府成功组织了同投机资本作斗争的“两大战役”。

首先是“银元之战”通令以人民币为唯一合法货币,金条、银元、外币一律由人民银行挂牌收兑,严禁在市场上自由流通。其次是“米棉之战”,部署铁路交通部门再全国范围集中调运粮食、棉纱等主要物资,敞开抛售使物价迅速下跌。进此“两大战役”,国营经济取得稳定市场的主动权。随着实行现金管理、整顿税收、推销公债等措施,全国物价进一步回落并趋于平稳。

05

党的七届三中全会

随着在经济战线上取得初步胜利,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开始好转,但还不是根本好转。为全面部署党在恢复国民经济阶段的各项工作,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七届三中全会。

毛泽东在第七届三种全会上作《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

不要四面出击的方针,体现了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不可避免地给社会带来冲击和阵痛,因此,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要举措,不可进行太猛,步伐过快。这次会议反映了党刚刚执掌全国政权时对慎重处理社会转变时期的社会矛盾保持了高度的清醒。

06

抗美援朝 保卫家园

1950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已经越过三八线,大举向北进犯,朝鲜的处境十分危急,我国的安全也受到了严重威胁。党中央、毛泽东高瞻远瞩,根据朝鲜劳动党和金日成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英明决策,并于1950年10月8日,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随时准备出国赴朝参战。

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赴朝,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经过历次战役最终将战线稳定在38线一带。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政权,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07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这部法律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过去领导土地改革的历史经验,适应新中国成立后的新形势,成为指导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

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工业化奠定基础。

到1952年底,广大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全国有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地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生产资料,免除了过去每年要向地主缴纳约3000万吨粮食的苛重地租。

土地改革的完成,消灭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从根本上铲除了中国封建制度的根基,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农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08

镇压反革命运动

1950年12月至1951年10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清查和镇压反革命分子的政治运动,一举清除社会上的反革命分子。运动打击的重点是土匪、特务、恶霸、反动会道头子和反动党团骨干分子。贯彻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和“既不放过一个反革命分子,也不冤枉一个好人”的精神,力求做到“打得稳、打得准、打得狠”

镇反运动的胜利基本肃清了残留在大陆上的国民党反革命残余势力,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破坏活动和反革命复辟阴谋,安定了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和新生的人民政权。

时光飞逝!童鞋们是否意犹未尽呢?那么国民经济如何恢复以及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如何展开的呢?且听下回分解!

来源:金融e党校

关注消防 生命至上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