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加新西兰的朋友,或者加了新西兰的中介们的微博或者微信,毫不夸张的讲,你可以在未来三到五年内看到他们发几乎完全一样的文章(朋友圈),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大概归为以下几类:
正面新闻:
1. 好风光、好空气、好水、好奶、好水果等等
2. 全球最宜居国家排名第一,或第二,一般不会到第三
3. 廉洁排名全球第二,或者第三,一般不会到第一
4. 特卡普的无限银河星空,这个一般每个人都会转一遍
5. 基础教育全球最佳,这个出处一般很难界定,可能是杂志
6. 福利制度最佳,养孩子到几岁,读书不要钱,来了就吃国家的
7. 全球免签国家排名前多少多少,中国免签国一定会附在后面
8. 指环王,中土世界,这两个词会长期出现
负面新闻:
1.中国游客开车撞人
2.留学生被打
3.留学生骗人
4.老移民骗人
5.房价又涨了(可能算正面?)
6.失踪寻人启事
其余:
1. 移民留学中介服务
2. 卖房子,房贷
3. 卖车
4. 开了新饭馆
5. 中国雾霾真大
6. 打折机票
7. 买彩票
8. 代写论文
如果你能深得以上精髓,完全可以做到不出国门,也可以开一个NZ的公众号出来,没准还能做广告赚钱哦
我大约是六年前折腾着移民的。
在移民的时候属于程序员+小愤青,可能是受美剧+微博的影响,觉得天朝什么都差,充斥着各种腐败和阴谋。西方发达国家什么都好,花香草绿人民有礼貌好欺负,孩子快乐成长。当时移民还不算难,加上程序员属于热门职业,轻松就拿到了身份,在新西兰生活了五年,做生意,工作,购置地产,也算是摸到了当地主流生活的边。
谈谈感想。
1. 中国一线城市,在制度设计和社会公正方面并不比西方差很多。最大的差别是,中国社会的不公平之处在于欺骗和作假,西方社会很少作假,但是社会上的普通人依然玩不过律师等熟悉游戏规则的人。而且往往输的更惨且无处申冤,因为打官司的成本不是普通人能承受的,而且当个人面对有法律顾问团队的企业往往也是个输。
2. 西方人的素质比我想象的糟。素质极好的只有少部分有钱人,至于经济条件普通的洋人,有教养的其实并不特别多。特别是最近几年华人在洋人中形象不佳,你和有些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能鲜明地感觉到他们的冷漠和粗鲁。
3. 新西兰人并没有服务意识。我们每年回国和去热带岛屿享受“服务”这件事情。
4. 生活成本真的很高,特别是当有自己的房子。普通中产家庭,两个娃,两辆车,不太拮据也不铺张的话,一年开销八万刀比较正常。在新西兰,一年收入5-6万刀左右是毕业五-十年左右比较平均的薪资水平,去掉赋税正好月光。
5. 买房子和中国一样,都是坑,甚至比中国更多坑。
6. 孩子上学确实省心--但是绝大部分华人都不甘于这样的“省心”,结局还是和国内一样操心。
当然也有正面的感想
1. 不加班。普通的行业真的不加班,也许会计师事务所除外。
2. 空气好,食物好,这种公认的事情不需要说。重要的是天气好。我们从上海搬到了基督城。从此再也受不了上海的冬天和夏天。没错,在人们印象中寒冷的基督城,冬天白天的阳光也温暖而舒适。而即使是夏天最热的时候,也很少出汗。只要有树荫,都是舒适而凉爽的。
3. 企业税务比中国更公平,所以中小企业更容易开始。企业亏损的话不用交一分钱赋税,哪怕开始盈利,前几年亏掉的部分也能抵税。
总之移民这件事,对我们最多的收获并不是一纸身份或者两年后随时迁移的权利。尽管移民前我们一直以为两地拘留的权利是移民的目的。
但是移民并在新西兰定居五年,我们发现移民这件事,带给我们的远远不止一纸签证。
1. 我们收获了在西方国家定居的自信。经历了一次后发现移民并没想象的难。移民和永居其实不是一种奢侈品,而是一种选择。
2.我们收获了理解政府的平常心。移民前把中国的任何问题都归结于政府。移民后才发现中国政府并不太差。最重要的是,意识到政府的能力也有极限,政府的政令都需要成本和周期。所以对中国政府多了许多理解。
3. 收获了诡异的动手能力。在中国,diy家具意味着准备好了所有的螺丝和工具以及详细的说明书,只要和搭乐高一样搭起来就可享用。新西兰的产品,easy diy通常说明你不需要水管工或电工,但是除此之外不担保任何东西。你可能面临着需要自配螺丝,自备电钻,自购白胶的窘境。产品说明还常常模糊不清,拼接需要想象力。一个朋友买了一个书柜,到货拆卸之后发现木板上没有一个螺丝孔。所以一个合格的新西兰主妇,通常具备使用电钻,电锯,刷漆补墙的能力。
因为有永久回头签这个独一无二的大杀器啊!
绝大部分移民国外的中国人不想失去中国人的身份,但是想两头兼顾很麻烦。
如果只拿绿卡的话,得坐移民监。拿美国绿卡的,一年得有一半时间住在美国。拿澳洲或加拿大绿卡的,五年内得有两年住在当地。如果没满足最低要求,就很有可能会失去绿卡。
如果想长期待在国外,那可以持中国护照和外国绿卡长期居留。但很多中国人想要长期待在国内做生意,这样就很难保住绿卡。
要想保住外国身份又能长期住在中国,只能加入外国国籍,彻底成为外国人,这样一来,即使从此再也不回这个国家,也不会失去这个国家的国籍。
但是取得了外国国籍时候,按中国法律就自动失去了中国国籍,在中国长期居住又成了麻烦。
世界上唯一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只有新西兰的永久回头签,拿到新西兰绿卡后再多住两年就能得到永久回头签。
拿到永久回头签以后,一辈子再也不去新西兰也不会被剥夺新西兰绿卡,的确是解决中国人困扰的最好办法。
其他的都是浮云,这个才是真正的原因!
...要是是留学生的话,我还知道一个原因,就是现在国内对留学生的认可度是英美最高,澳洲很多也会被视为野鸡,更别说旁边的新西兰了,尽管奥克兰大学在某些排名上可以挤进前100,梅西300多,aut前500,但是无论在国内(中国)找工作还是远投美国甚至于旁边的澳大利亚,都基本没有人听说过,但在新西兰本国国内大部分专业奥大还是no.1,梅西,aut也排得上号,说实话,一方面新西兰及其学历并不具有国际竞争力,所以很多人包括我同学和自己一定要留下来,因为从概率来说,回国或者去别的国家就业劣势更加严重。我这真的不是在黑,是实情,新西兰的学历比如金融和it并不是很高大上相反有可能会起到反效果,让国内HR觉得是镀出来的,而且不算镀金充其量是镀铜,可能觉得我这样说是我们成绩不好,但是我和我朋友专业课基本都是A-和A,但并没有什么用因为就我自己觉得难度也是低了...所以,被动因素之一就是世界认可度并不高.
主动因素,我好多同学经常说一个问题“你不移民,来新西兰干什么”,我也很难回答,当时出国一大原因是考不上大学,我愿意承认,他们中的很多其实也是一样,但是并不愿意承认。并且新西兰的花费相对于美国和英国还是比较小,所以来的很多不是什么大富大贵家庭,而是中产居多,很多人都抱着要赚大钱移民再把爸妈接过来等等一系列想法,所以加倍努力,吃苦耐劳,一定要留下,用我一个朋友的话来说“新西兰就算再怎么不发达,钱还是好挣就行了”,就他是去端盘子的来说,放假他可以工作60个小时(半黑)一周1k多纽币,吃饭基本都包,一周花销不到200,每周乐乐呵呵攒下800左右,一年回国兑成人民币也是一件乐事,修花园,建筑工和管道工等这些凭体力吃饭的人来说,工资中上,新西兰是一大乐土,他们凭自己的劳动,边读书还可以边补贴学费,几个朋友就是如此,然后争取移民。
不管别人怎么说,想留的就留,想走的就走,一千个人眼中一千个新西兰,也没什么必要觉得别人的看法就是错的,没有绝对的对错,来新西兰这么久,越发觉得回国派和移民派的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而我不能理解的是!!!你居然不点赞就走?哼唧!
这个几年前的问题,最近几天频繁推送给我,也翻阅了一些答主的回答,所以也来多嘴说两句。
大部分人提到了空气质量好山好水、高教育质量等等,还有PR可以获得的福利和永久回头签。待在国内的人对以上这些东西不说嗤之以鼻,至少也并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吧。首先,好山好水好空气,中国很多地方都有,我拍下新西兰的风景,发给国内的朋友,有个朋友说特别像她老公老家。中国的好山好水也令人流连忘返,多年前与爱人的结婚旅行去了云南,苍山洱海雪山泸沽湖,多年后我依然想要重温。当我行走在峨眉山脚下,后来经过十二小时的攀登在峨眉金顶眺望贡嘎雪山的时候,我也曾经产生过在那里住下的念头。甚至当我从美国尼亚加拉城开车过桥从美国这边的瀑布再看到加拿大那边的瀑布,我依然会想着,这与中国西北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不过平分秋色而已。山河的优雅与壮美,中国样样都不缺,甚至相比于新西兰浅薄得多的人文历史,中国也底蕴深厚。我每年都会去故宫博物院许多次,看各种常设和临时的展览,也会纯粹就去故宫冰库吃一块红丝绒蛋糕,再喝杯角楼咖啡,在冬日暖阳和夏日劲风的红墙琉璃瓦下感受到这片土地多么好。
再来说到新西兰的高教育质量,我女儿上的小学学业质量是新西兰公立教育教学质量第一名,然后和国内的朋友比较一下,国内的朋友就笑了,我也只好smilience了,此处省略一万字,不讨论了。
然而,既然新西兰所有这一切都比不上中国,那么国人为什么都跑到这里来了呢?即便是拿了PR回国的人们,在国内待得好好的,为什么非要来这里拿个PR再回国去呢?
几年前我在美国的时候,邻居一个美国老太太,每天打扮的漂漂亮亮地出去玩儿,家里的东西多到令人发指,光是喝水和红酒喝香槟的各色玻璃杯就得有几百个,然而她银行里的存款,大概也就几千美金。知乎近日还有一个话题叫“为什么现在的女生都不存钱了”,原因不外乎:我没钱我拿什么存?我有钱我也不想存。不如我们来看看美国老太太为什么不存钱。在美国,学者把这种不存钱的消费主义归结为阶层固化的副产品,既然无力改变现状沿着社会阶梯逐级上升,不如就让自己的生活丰富一点,也好显得略有变化。然而,从比较的视角来看,美国老太太不存钱是因为她不需要存钱,在达到一定年龄之后,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原本属于单位,也不论你原本自己有多少钱,都能从国家领到足够日常生活的养老金,也能从国家获得充分的医疗保障。换言之,我有点儿闲钱,我不想存,我就想吃好喝好玩儿好。
中国一直以来都是高储蓄率国家,老百姓因为忧心养老和医疗,无法从外部获得充分的养老和医疗保障,所以不得不从年轻时代开始不断存钱不断投资,就算九九六、就算玩命儿,也得干,年轻人要自保、养活下一代、操心越来越昂贵的教育,老年人担心自己的储蓄不足以养老而不得不与年轻人相爱相杀,养儿防老与重男轻女几乎可以说是社会保障机制不足造成的次生灾害。有个朋友在日本,她说她女儿六岁,她婆婆才见过孙女一次,在一个真正老有所养的社会,给不给儿子带孩子买房子、拆迁房给儿子还是给女儿,还轮不到孩子们来指手画脚,我想给谁给谁,我不想给我都给吃了花了,你能拿我怎样呢?大好时光,让我给儿子儿媳妇带孩子?还两代人育儿理念不同?是旅游它不香,还是温泉它不舒爽?
新西兰工资低物价水平高,家庭收入平均工资七八万纽币的水平,夫妻俩加上两三个孩子,基本上就是月光了,但是就算月光,新西兰的工薪阶层大部分没有周六日加班的,也不在闲时搞副业,拼老命挣钱。大家都说新西兰人懒癌晚期,周末宁可去海滩边躺着在温泉里泡着,就算银行账户上没几个钱,也不担心未来会怎样,那当然是因为他们对这个社会的保障体系有着充分的信任,他们不为未来担忧,才能有机会真正生活在当下。
还有人说老外对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分得特别清楚,我经历了不到一年的新西兰职场之后对这个问题也有一些心得。在国内时按月拿工资,刚进大学时课时要求不高,过了两年突然课时要求翻倍了,在我最后离开之前,除了授课之外还经常开会政治学习,通常领导在台上“简单讲两句”,就能讲到六七点钟,开车回家就是八九点钟了,有时候甚至周六日都让回去开会,总的来说就是工作时间大大增加,然后月薪并没有明显增多。新西兰实行的法定最低工资制度,目前是一小时最低工资必须在18.9纽币以上。老板每天雇佣员工七八个小时,按小时计算工资,如果老板多占了员工一小时的时间,那么他就得给钱,如果老板在周末或节假日找员工工作,那当然更得加钱。所以,老外把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分清楚是必然的。
国内所谓的月薪制最大的问题在于,一揽子打包的月薪,导致我们这个人就像是卖给老板了。家里如果雇了一头驴来拉磨一个月,最划算的事当然是让它日夜不停地拉磨。就算拉磨的活儿干完了,你也不准走,你给我在这儿待着,我还有一吨口水打算喷给你。周末?周末也给我过来,不然我寂寞咋办?你说你孩子在家呢?你孩子在家关我啥子事?如果是一小时结一次钱,那么当然是这一小时磨拉完你赶紧给我回家吧,留下一点儿没拉完的,算了我自己来吧,我不想再多给一小时钱。像我以前那样的事业单位,工资是国家给发,领导们不用备课不写论文,闲着也是闲着,就让大家一起陪着他唾沫横风地显示存在感,反正不用加钱,多好。
除此之外,小时工资制的最大好处,很大程度在于推动和实现了职场的男女平等。其一是实现男女同工同酬,剥去了月薪或年薪制度所掩盖的男女平均工资差异,其二是小时工资制带来的弹性工作制兼顾了夫妻双方照顾家庭的需求,有利于女性在满足生儿育女的社会需求之后不与职场相脱节。我今天没事我干八小时,我明天孩子有辅导班要接送我就干四小时,老板的活儿咋办?老板再另找一个人干剩下四小时呗。
除了高福利国家的社保体系、弹性工作制之外,其实我发现新西兰相比于美国,是一个与中国十分相似的国家。新西兰受到毛利文化的影响,特别讲究人在集体中的位置,新西兰还是个熟人社会,找工作、租房子都要有人推荐,甚至连去餐馆吃饭都是去熟人开的地方。新西兰本地人,也通常会让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帮忙带孩子,特别是那些父母离婚的,孩子也经常就是往爷爷奶奶家一扔。然而,这儿并没有那么多的婆媳矛盾家庭纠纷,这当然首先是因为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负担体系里,国家接管了老人这一头,令老人有底气地坦然去生活,而不必受制于儿媳妇和儿子,连带着也改变了儿女们对老人的心态。
其次,这是由于新西兰的社会连带方式,社会连带或社会团结social solidarity,跟我们如何理解这个社会有很大的关系。中国的很多公共资源,都是以割据的方式存在的,比如教育,北京大约三分之二初中生上高中,大约九成高中生上大学,上海其次,大约二分之一初中生上高中,大约七成高中生上大学,其他省份自然更低。有人问我凭什么就得比北京孩子更努力才能上大学呢?这个问题该怎么说呢?户口这种东西就是对资源进行不平等分配、掩盖地区之间发展巨大差异的处置方式。比如养老,公务员有公务员的养老账户,事业单位有事业单位的,公司企业有公司企业的,若不幸哪一个都不属于,那么就是其他类的。如今国内部分地区养老金亏空,发不出钱来,主要是后面两类账户,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账户目前没问题,未来老龄化加剧后,依然还是问题。就目前而言,几个分设的账户也与户口制度一样,是不平等处遇的一种方式。在新西兰,只要是这个国家的居民,享有的公共资源就是相同的,孩子想上这个奥克兰最好学区,在这个学区租个房子提供地址证明就可以了,不需要五证齐全。养老金支付只和居民身份相关,不涉及供职单位。社会或society,意味着我们同属于这片土地,我们所享有的东西应当是相同的。
另外,社会还意味着,我们同属于这片土地,我们应该互相照顾,疫情期间我去物流公司去超市上班,我去医院上班照顾病人,让大家有饭吃、生病得到治疗,你们也应该为我照顾子女、照顾我。平常时期我去上班工作,我希望有人能帮我照顾孩子。在新西兰,学校因为疫情关闭期间,学校也必须接受必要工作人员的孩子。平常时期,女性生完孩子歇完产假后可以把孩子送去任何一个托儿机构,重返职场。社会意味着我们不是原子化的个人,我们是彼此联系的整体。我生育的这个孩子,她既是我的孩子,也是一个社会代际传承的组成部分,所以,我的孩子不仅需要我本人来照顾,社会还需要跟我一起合作来照顾我们的下一代。
所以新西兰在疫情期间出现了一种不同于国内的现象。国内封城之后一切停摆,在新西兰,公交系统、超市、医院依然正常工作,学校关闭但以上工作人员的子女可以入学。国内疫情降级社会重新运转之后,大中小学生一度依然在家。新西兰很有意思的独特现象是,大学生上网课,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回到学校和幼儿园,那是因为在新西兰12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单独待在家里,12岁以下儿童必须有人看护,社会开始运转意味着家长要去上班,大学生可以独立在家学习以减少流动性造成的风险,而小学生却必须有人帮助家长来照顾。从一个联动的整体来理解一个社会,实际上在社会出现问题的时候看它如何应对,是很好的观察机会。
在常规时期,女儿就读的小学经常会有捐款,大部分捐款都不要求真金白银,而是很社会团结的一种形式。比如,学校每年年底会收集一种叫yummy sticker的小贴纸,它是超市里售卖的新西兰玫瑰苹果的小贴标,孩子在固定时间把这些小贴标交到办公室,学校则按照每年收集到的yummy sticker的数量去向苹果公司拿捐款。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新西兰本地企业的发展,推动企业的公共服务,也鼓励孩子培养公共精神,将一个社会的各个层面联系在一起。
社会是由每一个人组成的,每一个人都应当自由地享有这个社会的一切,以自己的方式照顾他人的同时,也获得这个社会的照顾。也许这才是新西兰真正的吸引力吧。
公司名称: 开丰娱乐-开丰五金配件机电公司
手 机: 13800000000
电 话: 400-123-4567
邮 箱: admin@youweb.com
地 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